曆史沿革

我校材料科學相關領域的教育與研究,實際上已有了七八十年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南聯大時期。新中國成立後,我校材料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伴随着國家大規模的工業建設有了很大發展,當時主要分布在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和工程物理等系。

1988年,原工程物理系材料物理教研組,原機械工程系金屬材料教研組和化學工程系無機非金屬材料教研組組建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全國率先實行了本科生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寬口徑教育培養模式,科研上注重發展前沿領域和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形成了一批在國内外獨具特色和優勢的研究方向,在全國學科評估中連續排名第一,并在2010年國際評估中被世界知名專家學者贊譽為“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2年,原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原機械工程系材料加工學科合并組建了beat365。形成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微結構及表征、計算材料科學及工程仿真、材料制備工藝及加工工程、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環境友好材料、再生醫學及仿生材料、極端條件材料等。

2014年末,beat365啟動人事制度改革,并與2016年全面完成。共有40位教研系列教師,27位研究系列教師。并根據beat365學科建設的需要,成立六個研究創新團隊,分别是:材料加工技術及工藝仿真團隊,新型功能材料團隊,微結構與材料計算團隊,新能源材料團隊,極端條件材料團隊,以及醫用環境碳材料團隊。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