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材料團隊 新型功能材料團隊主要在新型全固态锂離子電池的電極、電解質材料,高效廢熱發電的高性能熱電材料以及大容量電力電子電容器的儲能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建材學會基礎研究一等獎等榮譽。 新能源材料團隊 新能源材料團隊主要圍繞面向熱電、力電、光電等能量轉換與儲能技術的新材料及關鍵器件化技術開展創新性科研與人才培養工作。 微結構與材料計算團隊 微結構與材料計算團隊依托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結合電子顯微學、計算材料學以及材料制備,研究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性能,主要包括金屬與金屬氧化物的界面與器件性能、表面與催化性能及工程合金的微觀結構與形變相變機理。 材料加工技術及工藝仿真團隊 材料加工技術及工藝仿真團隊的學科方向包括:集成計算材料工程,包括材料成形加工過程全流程建模與仿真及材料成形加工過程物理模拟及組織、性能表征;先進基礎材料加工工程,包括輕金屬材料加工工程、多孔材料加工工程及激光制造及增材制造;前沿材料加工工程,包括碳材料加工工程、非晶材料加工工程及新能源材料制備與加工。 醫用環境碳材料創新團隊 醫用環境碳材料創新團隊共有正式在編研究人員8人,包括教授1人、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4人、助研1人。翁端教授為團隊負責人。團隊目前主要圍繞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生物材料自組裝與仿生設計、納米生物材料與腫瘤診療、生物材料基因工程、以及環境材料理論、機動車尾氣催化淨化材料及技術、稀土催化材料及應用、新型碳材料、礦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等開展創新性研究。近年來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的科研成果,其中“高性能锂離子電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研究成果獲2017年國家發明獎二等獎,“生物礦化纖維的分級組裝機理研究”研究成果榮獲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稀土催化材料及在汽車尾氣淨化中應用”項目研究成果獲得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擁有發明專利項50餘項,在國内外同領域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1000多篇。 極端條件材料團隊 極端條件材料團隊主要圍繞(核、能量束、空間環境、高溫高壓等)極端條件下材料的行為以及合成制備開展研究,承擔國防科工局挑戰計劃、國家重大研發計劃、ITER專項等多項科研項目。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