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 > 正文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學術報告:從熵的角度認識金屬玻璃

報告人:

孫永昊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

2018年3月28 日(星期三)上午10:00點


地點:

清華大學逸夫科技樓C202


聯系人:

姚可夫教授 62772292


報告摘要

非晶合金是一種處于非晶态的金屬材料——它是把高溫下融化的金屬混合物通過急速冷卻到室溫以下然後形成的一類可以具有高強度、高剛度和高韌性的合金材料。利用低溫快速循環可以顯著回複非晶合金的能量和塑性,此舉解決了非晶合金的老化難題,但是非晶合金是在低溫循環中的儲能機制則是一個未解之謎。報告人認為低溫循環是通過對非晶合金快速的體積形變來改變材料的結構和物性。這一現象可以利用卡諾循環解釋,即非晶合金在快速的冷縮和熱漲循環中存在不可逆的熵降低,而熵減提高能量。事實上熵變理論在非晶高分子中早有應用,例如橡皮筋的彈性行為就可以用熵變來解釋。利用相同的公式,我們也可以分析非晶合金在玻璃态的蠕變和應力弛豫。從熵的角度分析,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室溫和低溫蠕變可以增加塑性,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高壓退火能提高非晶合金的能量。如果說高熵合金可以利用化學無序的熵增來提高材料的穩定性,那麼低熵非晶合金就可以利用結構無序中的有序即熵減來改進材料的物性。


孫永昊簡介

孫永昊,2007-11年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11-15年就讀于英國劍橋大學材料科學與冶金系獲博士學位,2016-17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從事博士後工作,201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A類”,現就職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極端條件實驗室。研究領域主要是非晶合金工藝改性的方法和機理,代表性工作是開發了一種可以提高非晶合金抗老化能力的低溫循環方法,該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此外,研究工作還包括如何提高非晶合金能量、如何引入各向異性和如何提高低溫塑性等。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利用熵調控改進非晶合金的性能。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