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 > 正文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學術報告:钛酸锶基陶瓷的缺陷結構設計、玻璃改性與儲能特性優化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

學術報告

報告題目:钛酸锶基陶瓷的缺陷結構設計、玻璃改性與儲能特性優化

報告人: 沈宗洋教授(景德鎮陶瓷大學)

報告時間:2020年9月22日(周二) 上午10:00

報告地點:清華大學逸夫技術科學樓A205學術報告廳

聯系人:李敬鋒老師 62784845

歡迎廣大師生踴躍參加!

簡介:

報告摘要

一般而言,功能陶瓷的介電常數和電擊穿強度是一對矛盾的參數,如何同時提高介電常數和電擊穿強度對優化電儲能特性至關重要。選取钛酸锶為研究對象,采用三價稀土離子Nd進行A位摻雜改性,從三種可能的電荷補償機制入手制備陶瓷,研究其結構變化規律,分析其内部存在的真實電荷補償機制,提出了“強迫型電荷補償機制”概念,在三價稀土離子不等價摻雜钛酸锶陶瓷中獲得了介電常數和電擊穿強度的同時提升。以室溫下表現為順電相的钛酸锶鋇陶瓷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其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随電場變化關系,獲得了兩者關系更加優化且适合于脈沖功率應用的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玻璃改性,不僅提高了電擊穿強度,而且可有效降低高溫區的介電損耗,拓展了應用溫區範圍。構建了钛酸锶鋇-钛酸铋鈉複合體系,系統研究了該體系的結構演變對介電/鐵電性能影響規律,最終獲得了儲能特性的優化,滿足脈沖功率電容器應用要求。


報告人簡介

沈宗洋,武漢理工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美國濱州州立大學訪問學者,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訪問教授,現任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獎勵計劃。長期從事儲能電介質陶瓷和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開發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及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9項,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62篇,參與制定ISO國際标準1項,獲2018波蘭陶瓷學會獎和第九屆中國矽酸鹽學會青年科技獎提名獎。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