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 > 正文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學術報告:模型催化劑在汽車尾氣污染物治理中的應用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學術報告

報告題目:模型催化劑在汽車尾氣污染物治理中的應用
報告人:劉爽教授
報告時間:2021年6月17日(周四) 下午13:30-15:00
報告地點:清華大學逸夫技術科學樓A205學術報告廳
聯系人:吳曉東老師,62792375
歡迎廣大師生踴躍參加!


Abstract:
燃油不完全燃燒産生的碳氫化合物(HC)和碳煙(soot)是産生“霧霾”的重要前體物,也是“十四五”期間我國嚴防嚴控的典型大氣污染物。催化燃燒技術是脫除上述兩類污染物的主流技術。然而,目前商用(貴金屬)催化劑存在成本高昂、耐久性差等問題,亟需開發新型催化劑對其進行升級替代。在本報告中,我們将展示如何從模型催化劑入手,設計結構調控的鉑、铈基催化劑并由此建立完整的HC和soot催化燃燒機理模型。從此類機理模型出發,進一步可構建不同類别(單、雙、多功能)催化劑的設計平台,進而得到綜合性能滿足使用需求的新型高性能、低成本氧化催化劑。


Biography:
劉爽,博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中國科協第四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目前擔任《Journal of Rare Earths》(IF 3.104,Q1區)、《中國稀土學報》雜志青年編委。
劉爽本科(2010)、博士(2015)畢業于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15年畢業後加入中國海洋大學從事機動車尾氣催化淨化研究工作。期間帶領研究團隊在貴金屬催化劑升級與替代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在ACS Catalysis、Journal of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環境催化領域權威雜志發表SCI論文4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總引用次數1500+,H因子24),授權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劉爽主要學術創新工作包括:1)構建了多功能催化劑結構設計平台,為新型多位點催化劑開發提供了簡便易行的策略;2)提出了全新的“活性氧”輔助催化反應模型,闡明了铈基材料表面碳煙催化氧化過程;3)針對碳氫化合物和碳煙等機動車尾氣典型污染物,開發了系列低成本、高性能氧化型催化劑。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