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活動 > 正文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學術報告:基于位錯理論對γ/γ’雙相高溫合金高溫強度的改善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學論壇》學術報告

報告時間:2023116日上午10:00

報告人:陳正昊博士(日本京都大學)

報告地點:清華大學逸夫技術科學樓A205學術報告廳

邀請人:張弛老師


基于位錯理論對γ/γ’雙相高溫合金高溫強度的改善


報告簡介:

Ni基高溫合金為代表的γ/γ’雙相高溫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高溫強度和蠕變性能,成為使用在噴氣發動機渦輪葉片的首選高溫結構材料。這種高溫合金優異的高溫強度,來自于L12結構金屬間化合物γ’強化相特有的高溫變形機制。A3B構造的L12型金屬間化合物,在晶體結構上以面心立方結構為基礎,AB原子分别占據面心和頂點位置,形成不同于固溶體的有序晶體結構。由于這種有序結構,使得一部分L12化合物呈現出一種極為特殊的,随溫度升高強度反常上升(Yield Stress Anomaly)的特異力學性能。在過去數十年的研究裡,這種反常溫度依賴的起源,被認為是借助反相疇界(Antiphase Boundary)分解的部分位錯在滑移面(111)和非密排面(010)之間的交叉滑移所緻。部分位錯的分解幅度和由此形成的面缺陷的能量,直接影響着這種交叉滑移的發生與否,進而決定了L12強化相的高溫強度和合金的高溫性能。

該報告将探讨如何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手法理解L12強化相的高溫強化效果。通過評價并對比不同成分合金變形後L12強化相中的位錯組織,從位錯理論的視角,提出改善合金高溫強度的合金化方針。并提出不同于Ni基高溫合金的新型γ/γ’雙相高溫合金的潛在可能。


報告人簡介:

陳正昊博士緻力于研究以金屬間化合物為主的晶體材料的力學性能。通過單相單晶材料的塑性變形實驗,配合透射電子顯微鏡對變形後的晶體缺陷尤其是位錯組織的解析,确定材料在塑性變形機制以及位錯運動的微觀過程,結合位錯理論闡明目标材料所體現出的優異力學性能的起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新材料的設計方針和提升現有材料性能的方案。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