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學生黨建
科技強國,技能報國 | 清華大學工會黨支部、材博222黨支部與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一期二班臨時黨支部聯學共建

11月20日,清華大學工會黨支部、beat365材博222黨支部與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一期二班臨時黨支部以“科技強國 技能報國”為主題在逸夫技術科學樓3217開展聯學共建,聚焦科技前沿發展、國家重大需求和高技能人才成長,分享各自的成長曆程、學習和工作經驗。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友總會副會長王岩,工會常務副主席張佐,工會副主席彭方雁、王丹,beat365黨委副書記王炜鵬,繼續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文雪等及來自三個支部的黨員和群衆90多人參加學習。本次活動由繼續教育學院第三黨支部宣傳委員、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班主任王丹主持。

活動現場

王炜鵬受邀介紹beat365科研方向和創新成果。他表示,beat365的科研貫徹“頂天”與“立地”的發展理念,一方面基于新原理、新概念的前沿材料,引領學科前沿發展,另一方面實現先進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期待師生共同努力,推動材料學科2030年進入世界頂尖前列!

王炜鵬介紹材料學科情況

材博222支部黨員趙碩結合高儲能密度固态儲能材料的科研探索進行分享。他談到,身為清華材料學科的博士生,首先要樹立遠大志向,做頂天立地的科學研究,追求原創性和突破性,保持好奇心,敢于做0到1的研究;與此同時,強調科研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要銜接産業應用,讓實驗室産品走向大規模工業化應用。其次,要直面差距挑戰,全面提升自我實力,國産和進口的産品差距顯而易見,但差距既是挑戰,也是推動技術發展的動力,通過加強基礎研究、開展技術創新、注重跨學科合作與交流以及關注實際應用需求,推動相關産業的發展。最後表示,要“為國家重大需求做點實事”,積極“探索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産業化有效路徑”,發揚清華精神,踐行科技報國的使命。

趙碩分享

三位大國工匠班學員先後做了分享。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大國工匠2023年度人物彭菲是清華03級校友,通過講述個人成長曆程,分享了自身體會。她秉承着向優秀者學習能有效促進自身的成長和進步的理念,與優秀團隊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帶領團隊不斷取得佳績。彭菲表示,前行的道路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能夠堅定自己的理想,懷揣夢想的人都值得敬佩;熱愛和堅持是通往成功的基石,美好的結果會在不經意間悄然綻放。她還勉勵同學們要認真學習、認真工作,以匠心追求卓越,最終成就自我,為國家發展做貢獻。

彭菲分享

大國工匠班學員、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蘇廣興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總工程師沈春雷講述了傳承新工匠精神其核心是實現創新和超越,要以持續學習能力、團隊合作協作、倡導綠色環保發展、自我超越為實現路徑。在分享個人成長經驗時,他提倡不僅要認真工作,還要擡頭看路,關心時事政治、關注專心前沿、引領行業發展;要杜絕個人英雄主義、善于團結身邊人,培養團隊精神,形成協作能力;要持續性學習、經常性總結,提高工作效率;要倡導綠色環保,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要從夠格至合格到優秀,最終從追求卓越到實現超越。

沈春雷分享

大國工匠班學員、黨的二十大代表、寶武太鋼不鏽冷軋廠冷軋作業區班長牛國棟講述了自己奮鬥在創新路上的成長故事。牛國棟表示,寬幅光亮闆生産線的調試,時間最短,産品質量起點最高,投産最早,面對國外工程師的指揮,牛工堅定的表示“好的冷軋工,知道什麼時候加速、什麼時候減速、什麼時候停”,使國外工程師對我們的工程、我們的技術工人贊不絕口。牛國棟将手撕鋼帶到活動現場展示,他表示經過千錘百煉,鋼鐵也可以輕易的撕開,對于大國工匠、高技術人才,我們也要知道自己的弱點,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工人,要以平常心對待自己所獲得的榮譽,那些是肯定也是鼓勵更是期待,我們要不斷前行,繼續立足崗位,創造更大的價值。

牛國棟分享

幾位學員的分享讓與會同志深感敬佩、深受啟發。材博222黨支部史浩楠同學表示,三位大國工匠班學員的事迹讓自己很有感觸,從堅持夢想,持續不斷的學習,到每天進步一點點,他表示在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把握實驗的細節,不斷調整改進,相信美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肖烨同學表示,科研課題的意義在于服務國家需求,解決實際問題。她的研究方向聚焦在新能源催化劑的設計與優化,是一項服務于綠色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科研與實踐的結合是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實驗室研究需要與企業實際需求相結合,才能讓“論文裡的成果”轉化為“工廠裡的技術”。劉暢同學表示,創新往往需要把握實踐中的細節向前推進,課題組的成員很多都是把握了實驗過程中的小細節,進而發現了新現象,啟迪了新思路,探究了新問題,最終做出了新成果。她表示,學生的課題始終要與時代同頻共振,始終關注最廣大的需求,因為這才是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最後,同學們非常感謝大國工匠們的分享,感謝他們帶來的啟迪和振奮。

三位同學談學習體會

張佐最後做總結發言。她表示無論作為大國工匠,還是博士生成長,都要瞄準高水平研究、高技能人才、高質量成果目标,腳踏實地、一點一滴,提出新問題、發現新知識、創造新技術、設計新工藝、發明新操作、取得新成果,實現“高”與“新”的雙重突破,以更好地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張佐勉勵同學們,要向大國工匠們學習,發揚清華精神,做頂天立地的研究!

張佐總結

圖文:材博222黨支部

攝影:魯春鳳

審核:張佐、王炜鵬、喬森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