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學生黨建
同彙愛國之心 |“一二·九”主題黨團日暨“0304”紅色記憶展開幕式

11月15日,由土木系、精儀系、beat365組成的“砼築精材”聯隊在新土木館西側紅色記憶文化廣場舉辦“一二·九”主題黨團日暨“0304”紅色記憶展開幕式。活動旨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精神,引導青年學子勇擔時代使命。材碩4、精碩23、土博22黨支部參與了本次活動。校研究生團委副書記馬昕、beat365研團總支書記李磊、精儀系研團總支書記朱瑞依等6位精儀系德育助理出席活動。活動由土木建管系研團總支書記甘子琛主持。

甘子琛向大家介紹2024年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見證了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銘記着“兩彈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緬懷着鄧稼先、朱光亞兩位先驅誕辰100周年。在這片熱土上,清華土木人用智慧和汗水,為國家核防護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即将迎來土木系建系百年華誕之際,“砼築精材”聯隊以“同彙愛國之心、築夢奉獻之行、精進成長之路、材出擔當之輩”為引領,号召青年學子在這片承載着科學精神與愛國情懷的廣場上,深刻感悟“我願以身許國,投身複興偉業”的時代擔當。

土木系博講團團長、2023級博士生郭耀普帶大家重溫了“0304”項目這段傳奇曆史。上世紀60年代,為應對核威脅,清華土木系承擔起核防護工程研究重任。項目組自主研制模爆器突破核爆沖擊波模拟等關鍵技術,遠赴煙台、張家口開展野外試驗,參與第三次核試驗,以智慧和汗水鑄就國防之盾。這支隊伍用近20個春秋,在幾乎無設備、文獻和技術支持的條件下,以自主創新、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開創了我國核防護工程研究之路。這段直到2009年才揭秘的曆史,不僅是科技成就的見證,更是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要傳承“0304精神”,心懷家國,勇于創新,為科技強國貢獻力量。土木系博講團團長、2023級博士生郭耀普宣講

博士生講師團金牌講師、建管系2022級博士生王嘉銘深入闡釋了“一二·九”運動的曆史意義。他從青年與革命的視角入手,指出這場運動經曆了三次高潮:清華、燕京學生的抗日演講,萬人遊行示威,以及組建南下宣講團深入基層。在共産黨的組織下,大城市知識青年與工農群衆實現了革命性的聯結。王嘉銘認為,“一二·九”精神給當代青年三點啟示:要保持質樸可愛的本色,像陸璀用紙筒演講那樣富有創造力;要心系群衆,從身邊小事做起;要守住純真,保持堅定信念。每年舉辦紀念活動,就是為了不忘曆史、牢記使命,繼續推進民族複興偉業。

精碩23黨支書朱瑞依以“銘記曆史,傳承精神”為主題發言。她指出,從“0304”項目到抗日救國運動,再到西南聯大堅守,清華人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今年恰逢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兩彈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作為組織者深感使命光榮,期待加強“同築精材”聯隊在宣講和主題教育方面的合作。

土博22黨支部代表賴龍海圍繞青年責任發表見解。他強調,當代青年要秉承創新精神,在無先例條件下勇于突破技術難關,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不僅要在科技創新中勇立潮頭,更要在國家建設中為民族複興添磚加瓦。

馬昕在總結緻辭中表示這次活動形式新穎,讓大家深入了解了“大象”從一支筆到毛毛蟲再到大象的演變曆程,是一堂生動的曆史教育課。他指出,無論是“大象”模爆器還是“一二·九”精神,都能在當代青年面臨困難和迷茫時提供精神支撐。作為黨團班集體和研團研會的骨幹力量,同學們要積極吸收這些精神養分,在各自集體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通過講述故事、組織參觀等方式,讓更多同學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在此次主題教育活動中收獲終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薪火相傳,使命在肩。此次活動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0304”精神與“一二·九”運動的曆史回響,在場師生共同追尋清華人的紅色足迹,汲取奮進力量。“我願以身許國,投身複興偉業”——讓我們以先輩的擔當為指引,以愛國熱情為動力,在建設祖國的道路上貢獻清華智慧與力量!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