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表彰獎勵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表彰獎勵 > 正文
蔣南翔獎學金 | 楊敏铮:五年長夢呓博途

楊敏铮,男,中共黨員,1998年6月生,2020年免試推薦進入beat365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在校期間曾連續2次獲得博士生國家獎學金。目前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Energy (ESI高被引),Nature Nanotechnology (ESI高被引),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上發表論文6篇,申請發明專利4項入選首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2024年獲得清華大學蔣南翔獎學金

獲獎感言

歲在乙巳,時至小寒。一元将始,萬象如初。近日忝列于蔣南翔獎學金獲得者,遂受學院之邀,寫這麼幾筆文字,美其名曰“分享科研經驗”。坦白來說,我是沒有什麼經驗的,但确有一些話值得對師弟師妹訴說。今日既有拙思,便寫一寫我這五年長夢,博士來途,權作睡夢呓語,博諸君一笑。

仍記得2020年季夏,衆多新面孔踏入了此園。或帶着一路保送登龍門,力圖再創輝煌的豪邁,或帶着數戰考研方上岸,終得功成夢圓的釋然。芸芸其衆,攘攘其喧。我站在逸夫樓前,頭頂有古樹參天,腳下是濃蔭灑地,心中感慨良多。我進入清華大學之路并不平坦。高三寒假,我的左腿遭遇粉碎性骨折,因此也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在本科期間,我不敢有絲毫懈怠,一面學習本科課程,一面每天騎車往來于本科學校和清華,提前一年進組實驗。星月獨行影,風雪夜歸人。如今重回“故地”,手中已是清華的錄取通知,往日辛酸苦樂,隻能付之一笑,當時寫下一篇随筆《今日夏風去歲園》,諸君若有意可移步一觀。

清華乃大雅之堂,人才濟濟,藏龍聚虎,反觀我這點道行,實在微末。“最可氣”的是我室友,我連發表論文的流程還不清楚,他竟已做了他人論文的審稿人!當時心中苦悶,無處排解,前途渺茫,無可進步,因此去尋導師,以求開解之法。導師道:“每個人的研究領域不同,研究節奏不同,不能拿自己和别人去比。當下的論文多少、獎項如何并不能說明未來怎樣。慢慢來,不着急,盡力就好。”幾句話讓我心中豁然。我這隻“笨鳥”在博三才發表第一篇論文,實不算早,但博士之路到現在也還算順當,這裡要感謝我的導師沈洋教授。讀博期間,我無數次得益于他的指導和幫助,很多難行之路都是在他的提攜下走過的,得拜名師如此,是我的幸運。

我的博士科研始于綜述前人的研究,沙裡澄金,将其核心思路歸納于不同門類,再尋求與本領域關鍵科學問題的關聯之處,便能對這個領域有較全面的理解。我在博士期間曾先後發表兩篇綜述文章,并因此悟出了一句話:“先用你的框架去框住别人的研究,再去做原有框架無法框住的研究”。我就是靠着這麼“kuang kuang kuang”叩開了博士科研的大門。英文論文的撰寫對本人來說也非易事。記得本人第一篇論文的初稿纰漏百出,勞煩導師逐字逐句地修改,才令論文脫胎換骨,達到發表水平。說來慚愧,經過幾年的練習,本人的高水平論文寫作依然差強人意,許多詞句還需導師點撥才臻化境,方知博聞、常寫是必要的。

導師分配給我的第一項課題需要與合作者共同開展,接到此任,我半喜半憂。喜的是課題全新,大有可為,憂的是與人合作,毫無經驗。由于合作跨度太大,我和合作同學隻能先幫助彼此入本領域之門,摸着石頭過河,慢慢摸索何處水湍,需要避開;何處灘淺,可以落腳;何處狹窄,需要各自獨往;何處平川,可以兩下彙流。我與合作方的同學長期保持着密切交流,生出許多可貴的思路和想法,獲得了較好的成果。須知,我的每一篇論文都不是我能獨立完成的,甚至不是本課題組能獨立完成的。在科研中合作是很重要的,我在合作交流中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友情

科學研究如同黑夜尋路,那鏡中花、水中月的目标最是飄渺難及。孑孓一身,負重前行。忽聽得,甲發了論文,乙獲了獎項,丙拿了項目,丁做了報告······眼前似有旌旗影,耳畔猶聞戰鼓鳴。周身苦難酸楚,難以對旁人言表,隻好換肩磨擔,想一想當初的豪言壯語,再往前行一陣。我有一個缺點,向不服人,但着實也從中受益許多。或遇某個實驗難做,某個問題難解,某個因素難尋,便問自己:“别人行,我便不行麼?”忍一忍,也就走下來了。此處想宕開一筆:記得某位大家曾說,做學術期間培養些個“閑散”的愛好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本人近幾年好聽評書,常用于閑時消遣,被同學知道後還受到了嘲笑:“你和我爺爺似的!”坦誠而言,在讀博期間可以随時自得其樂,已是很難得的狀态了。

逸夫樓的天台是賞雲的好去處。我常去賞雲,也常去自思。見遼闊之天地,方知自身之渺小。如山,人移百年,不如一震之力;如水,人疏百日,不如一雨之功。然肉身渺小而心胸遠大,這是人類值得敬佩之處。讀博從來不是易事,但若發奮用心,倒也不是難事。有詩一首,送與諸君共勉:

從來不二最難尋,衆色皆存僞與真。

蓮自地成開妙化,花由天墜啟禅音。

崖前鷹隼待更羽,水底蜃蛟初見鱗。

證破傍門通肺腑,忽聞窗外臘梅新。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