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
當前位置: 首頁 > 印象材料 > 校友風采 > 正文
第一期校友專訪|專訪beat36597級優秀校友黃敬新

編者按

自1988年建系以來,beat365穩步發展,清華材料人砥砺奮進奉獻始終。值此建黨100周年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即将到來之際,beat365宣傳中心、研究生團總支、研究生會等多個部門聯合,緊密圍繞「強國有材,校友榜樣」主題,開設beat365“校友專訪”系列采訪,通過采訪beat365傑出校友及老師,傳遞清華材料人的榜樣力量,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材料人指路引航。

 

校友專訪︱黃敬新

1997-2001年,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1-2004年,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碩士學位,

2004-至今,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現為汽車電子事業部負責人。


談清華印象:年輕是最大的優勢

黃敬新1997年進入beat365,2004年畢業離開,至今已經16年了。談起昔日清華的生活,黃敬新記憶最深刻的元素,是跑三千米的東操、泰坦尼克号、win31系統、需要排隊的機房、還不很普及的QQ。畢業16年來,每次重回母校,他感觸最深的就是人的變化,他說:“看到這些年輕的面孔,我都仿佛看到了多少年前的自己。我覺得年輕是一個優勢,但在過程中需要接觸更多的東西,你才能成長得更快。年輕人有了清晰的方向,才不會走太多的彎路。所以你們要抓住年輕的時光,走向正确的方向。”

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黃師兄在初入清華的時候也經曆過焦慮與徘徊。他談到,清華是世界頂尖的學府,進入清華意味着不僅需要在學習科研上下功夫,也要對未來進行明确的規劃。當年如此,二十多年後更是如此。對于大學階段的生活,他給同學們提出幾點建議

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放手去做,不要太過忐忑。

珍惜在清華的時光,珍惜同學和師長的友誼,充實地度過這段時光。

要把眼光放長遠些,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

要對自己未來有明确的規劃,選對行業、企業、崗位很重要。

在學習之餘也要注重身體鍛煉,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才能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周年。


談職業道路:材料人的自我實現

黃敬新在電子元件領域深耕十幾年,對這一行業有着深刻全面的認識,并講述國内電子企業-順絡電子的成長之路。順絡于2000年創立,2007年上市,目前在技術、市場上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創立初期,高性能電子元件市場都被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占據,這些發達國家掌握着核心技術,可以生産高質量的元件,當時順絡的發展舉步維艱。可喜的是,經過二十年的艱苦攻關,目前順絡的主要核心物料都實現了自主可控,擺脫了“卡脖子”的境地。企業要發展,基礎是材料技術,核心是人才,密碼是科研創新。 “深圳建設40周年,表現了重視創新,重視人才的重要性。創新是企業的靈魂,順絡20周年希望繼續堅持企業核心使命,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創新追求一流實現客戶不斷的滿意,希望構建自己強大的競争力。”


▲清華材料1997級校友黃敬新師兄接受采訪

人才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反過來,重視創新,重視科研也是企業對人才的吸引所在。他告訴我們:離開大學,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是必然的。相應地,筚路藍縷,堅持不懈也是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幫助企業發展,幫助國家發展,實現清華人的價值。

科研是材料人學習、工作的重要環節。對于在學校中科研和在企業中科研的區别,黃敬新給出了他的答案:“學校中的科研重視SCI,在做高精尖的研究,強調領先性,但和産業的契合往往不是很好。而企業強調合理性,成果代表了最高的産業水平。”他認為,“兩個環境中的科研雖然有差距,但差距在縮小。學校在逐漸健全人才評估體系,企業也在不斷重視科學探索。‘雙導師制’等一些産學合作的措施已經被實施,未來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可能會更加密切。”


談個人規劃:秉承清華的優良傳統

黃敬新在企業中拼搏了十幾年,經曆過花團錦簇,也經曆過陰影低谷,他一再強調,自己在清華學到的東西一輩子受用。“首先,清華畢業意味着更高的期望值和更大的壓力。我們會有單獨運作項目的機會,也會受到别人更多的關注,一定要謙虛謹慎,嚴謹勤奮。其次,作為清華的畢業生,更要和别人打成一片,不要過分炫耀自己的學曆,虛心求教,注重團隊精神。在學校的課題組中,同學們一起探讨問題,解決問題,在企業中其實也是這樣的過程。最後,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今年的疫情使很多找工作的畢業生感到焦慮。針對公司招聘時看重的能力,黃敬新也給出了他的意見:

首先要秉承清華的校訓和優良的作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嚴謹求實勤奮創新)。

與時俱進也是很重要的個人品質,材料是不斷更新疊代的學科,材料人要和外部的環境接軌。

團隊精神。當下社會,單打獨鬥少能取得成就,需要一個精英團隊的合作,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強調紮實的功底,牢固的基礎知識非常重要。

擁有個人的精神底蘊,這也是最核心的一點。

最後黃敬新從以上幾點展開,向同學們提出幾點期許

第一,“君子以果行育德”。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對學生的期許與目标,學校會為踐行校訓的我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清華大學“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包含了大學生的必備素質。尤其作為beat365的工科學生,更應該保持嚴謹求實的研究态度。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适應外部環境變化

第二,團隊精神至關重要。回顧我國企業發展,80年代的發展信息不對稱,供求緊張,誰掌握了信息就擁有了主導權,就擁有了市場;90年代主要面對國内的競争,此時需要組合,創始人尤為重要但是那時的合作僅限于管理團隊或創始人團隊;步入2000年,資本擴充,需要更大的團隊和流暢的信息,以及更多人的協同努力。但是仍舊處于發展初期,核心技術訴求較低核心技術決定主導權,單點技術足以支撐企業最開始的發展;然而,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後,順絡走在前面,這是優秀團隊組合的結果,是優秀團隊競争的結果,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們面對強大同行,要整合大家的優秀資源,一起發揮巨大的優勢,現在是,精英的組合,精英的團隊,才有可能構建多點的技術能力。

優秀的個體組成優秀的團隊,跟世界一流同行競争不落下風。再下一步,優秀團隊構建強大産業,形成強大的産業鍊,形成行業和行業的競争。時代瞬息萬變,在學校環境,強調個人單打獨鬥的能力,但是就業之後,重要的是發揮大家資源,嘗試一起解決問題

由此,黃敬新也提及了當下熱門的本科生分數“内卷”問題。“分數隻是一個表象,在工作中你會發現你的底蘊很重要,而不在于分數,當然分數也很重要,代表在那個時間段你是否掌握了知識。但是最核心的是底蘊,底蘊高了分數肯定不差。所以在大學學習過程中,要将同學從競争者的印象轉換為同伴,彼此之間多一些相互交流,在大學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比拼分數,也不是競争搏鬥,而是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強大的學習功底和專業功底。”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