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1988年建系以來,beat365穩步發展,清華材料人砥砺奮進奉獻始終。值此建黨100周年和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即将到來之際,beat365宣傳中心、研究生團總支、研究生會等多個部門聯合,緊密圍繞「強國有材,校友榜樣」主題,開設beat365“校友專訪”系列采訪,通過采訪beat365傑出校友及老師,傳遞清華材料人的榜樣力量,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材料人指路引航。
第六期 校友專訪︱湯 強
1991級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本科生,1996級碩士生
1998年赴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2003年博士畢業。
畢業後入職美光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閃存器件工作,後轉向電路設計和芯片設計領域。
現任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席首席技術官,負責産品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深耕儲存領域 立足行業生态 打造中國路線
非易失性NAND閃存存儲器能夠保持長期的數據存儲,即使在斷電的情況下數據也不會丢失,是存儲器行業的一大研究和市場熱點。随着人們對有限尺寸内容納的存儲器單元數量不斷增加的需求,3D NAND應運而生。3D NAND具有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耐用性,許多大廠紛紛投入該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主流NAND存儲器市場已經轉向3D NAND。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國家大基金、紫光集團和湖北地方政府聯合投資的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6年成立了。長江存儲的投資規模巨大,産能也令人矚目。“長江存儲的整體設計産能達到每月30萬片,若全部達産,有望達到全球NAND存儲器市場占有率15%左右。”湯強學長如是介紹。
Xtacking是長江存儲自主研發的不同于傳統3D NAND閃存架構的重要技術。該技術将CMOS電路和存儲陣列分離在兩片晶圓上進行制作,并在後期将兩片晶圓鍵合起來構成最終的NAND晶圓。基于此技術制造的閃存擁有同代産品中最高的存儲密度和最好的IO接口速度。
長江存儲對Xtacking技術的投入是在充分考慮企業發展和工藝研發的機遇後的選擇。半導體産品的競争力需要長期培養才能實現,所以起步階段是半導體企業在普遍面臨的一個瓶頸期。湯強學長這樣回憶長江存儲創立之初的情況:“當時市場上其他NAND存儲器制造商的發展已十分成熟,這對長江存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彼時的長江存儲既需要自己的知識産權來保證産品順利走向市場,也需要能夠加速3D NAND的工藝研發來趕超競争對手,而兼具這兩點的Xtacking自然成為了不二的選擇。
湯強學長還回答了我們對于國内存儲器行業發展的疑惑。面對我們關于中國存儲器行業具體情況的提問,他介紹:中國存儲器行業起步較晚,優勢與困難并存。目前國内存儲器行業在世界市場上的産業占比和影響力都還比較小,技術積累不足。但同時,國内對半導體行業的扶持非常強力,且國内存在巨大的存儲器市場、大量存儲器相關領域的高素質人才。綜合國内存儲器行業發展的環境,湯強學長強調了半導體行業的行業生态問題:“行業的發展需要很好的生态,這包括創新的環境、知識産權的保護、人才的培養和創新-資金-産業鍊條的打通。”
從高校到業界:不同環境下的精彩
湯強學長将在斯坦福度過的五年看作自己從在校學習到産業研發的“過渡階段”。在斯坦福讀博的過程中,學校與科創公司之間的緊密聯系使湯強學長對産業界有了深入了解和親身體驗,完成了從學術到産業的轉換。
“要意識到學校與工作環境的不同。學校的學習環境中知識比較固定,設定條件比較簡單,而在工作中需要自己主動地摸清所需的條件,重視小心求證。”聊到從高校過渡到産業界的經驗,湯強學長說,“工作中對主動性的要求非常高。”
“我認為科研院所偏向于基礎或前瞻性的研究,而公司則更重視中短期産品研發。”湯強學長這樣描述公司研發和高校項目的區别。基于二者側重點的不同,湯強學長認為高校科研指明方向、産業界快速投入産出是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兩環,他所在的長江存儲與高校也有許多合作項目以及聯合培養項目。
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問及職業發展的問題,湯強學長指出,“beat365的學生應該打好基礎、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一種‘釣魚’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一樣的道理。”他還提到,對複雜事物的分析與判斷能力是個人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需要在求學期間着重培養。
湯強學長還強調了長期發展目标,以及做好相應規劃和準備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經曆舉例,“為了補充半導體相關的知識,我在斯坦福做了許多準備,比如主動選擇攻讀電子工程碩士。進入美光工作後,我發現自己所做的準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