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風采
當前位置: 首頁 > 印象材料 > 校友風采 > 正文
第二期校友專訪丨專訪beat36503級優秀校友馮玉川

編者按

自1988年建系以來,beat365穩步發展,清華材料人砥砺奮進奉獻始終。值此建黨100周年和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即将到來之際,beat365宣傳中心、研究生團總支、研究生會等多個部門聯合,緊密圍繞「強國有材,校友榜樣」主題,開設beat365“校友專訪”系列采訪,通過采訪beat365傑出校友及老師,傳遞清華材料人的榜樣力量,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材料人指路引航。


校友專訪丨馮玉川

1

2003年入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現beat365)就讀本科

2007年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2018年攻讀清華大學首期創新工程領軍博士

現任清陶(昆山)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被評為江蘇省“雙創人才”


清陶(昆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清陶是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團隊領銜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内固态锂電池産業化的領跑者。

公司專注于頂尖新能源材料技術的産業轉化,通過锂電池關鍵材料的原創開發、裝備的創新設計和量産工藝的優化,率先實現了固态锂電池的産業化,構建了完備的自主知識産權體系。

清陶在固态锂電池及其關鍵材料、自動化裝備、锂電池梯次利用等領域進行了全面布局,已建成“新能源材料—固态锂電池—自動化裝備—锂電池資源綜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産業投資”的完整産業生态鍊,在江蘇、廣東、江西、貴州等地建有多家研發和生産基地。

清陶推出的固态锂電池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锂電池的安全性問題,具有能量密度高、耐高溫、長壽命、可柔性化等優點,在特種電源、高端數碼等領域成功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先行先試,拓展了锂電池的應用空間,帶來了全新的産品體驗,極大地促進了新能源産業的發展。


科研之路的開端

每一條成功的科研之路都有一個不凡的開端。為什麼馮玉川學長能夠在锂電池領域開拓創新、成功創業呢?他為我們總結了如下幾點:

首先是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内心更傾向于做什麼。求學期間在面對“偏學術”和“偏工程”兩條科研之路的選擇上,馮玉川學長遵從自己的内心,選擇了電池材料這樣一條需要積累厚實的産業基礎、更偏工程的道路。

第二,要有足夠敏銳的嗅覺去捕捉潛在的機會。2007年,馮玉川學長所在的課題組與國内知名電池企業“比克”進行合作開發新型锂電池材料,在此期間他不僅學習到了很多專業知識與管理經驗,更感受到锂電池行業背後擁有巨大的商業機會。

第三是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儲備。馮玉川學長及清陶團隊成員普遍具有紮實的學科基礎和技術積累,能夠在锂電池材料方面自主開展創新型的科研工作而非低技術含量的簡單重複生産。此外,近年來新能源材料産業蓬勃發展,锂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産業化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綜合以上幾點,便是學長成功創業,實現産、學、研相結合的科研之路的主要原因。

針對學弟學妹們的求學曆程與人生規劃,馮玉川學長也親切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在剛進入課題組的時候,或者是在個人發展的早期階段,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個人規劃----選擇做學術類創新還是做工程類創新,而在抉擇的過程中,個人的興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2


初期困境的解決

清陶雖然短短幾年就發展壯大起來,但它的發展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公司成立初期,受生産規模和資金實力的限制,清陶在市場中并不具有很強的競争力,而清陶的競争對手又多是跻身于世界五百強之列的行業巨頭。因此,如何打開局面、在弱肉強食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創業初期的一個巨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清陶創始團隊在公司成立初期進行了艱苦的奮鬥。在剛開始人員缺乏的時候,他們往往身兼數職----既是建設者,又是生産者,同時也是銷售者。生産任務重的時候大家一起拼博在生産一線,為了産品有更好的銷路又要親自到全國各地與客戶溝通洽談。清陶團隊不斷提升産品質量,積極在商業模式上創新,用辛勤的努力和奮鬥的汗水赢得越來越多客戶的肯定。與此同時,他們牢牢抓住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繼續擴大生産能力、加強資本運作、壯大公司規模。如今清陶能夠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與創業初期時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努力拼搏密不可分。

訪談中馮玉川學長也針對畢業後如何創業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一是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判斷自己的專業方向是否适合創業類的工作,避免為了創業而創業。如果适合,就要進一步研判自己掌握的科研成果能否順利落地,是否有市場需求,競争力如何等。隻有将以上問題充分考慮清楚,才能邁出創業的第一步。

二是在創業前要積累足夠的社會經驗和産業化經驗。一般而言,工業類的創業是所有的創業中難度最高,成功率最低的,因為它是一個綜合要素的比拼,不單單是生産出好産品這麼簡單。就馮玉川學長的個人經曆而言,正是創業初期在國企工作的經曆,讓學長對社會和經濟的運轉有了深刻認識,收獲了企業運營管理的經驗和教訓,才降低了後續創業的難度,少走了許多彎路。


3


難題突破的長路

清陶的成長之路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挑戰科研難題,拼搏前行。

清陶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固态锂電池及其關鍵材料、器件、裝備的開發,生産和銷售,在固态锂電池方面擁有十多年技術積累。早在2002年,馮玉川學長所在的課題組就開始進行固态锂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研發工作;2006年,開始和日本豐田公司開展固态電解質材料開發的深度合作,并于2010年結題。2011年,與華為開展相關合作。

锂電池的固态化着眼于改善電池的綜合性能,是一個兼顧“高安全、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三位一體的系統性設計。2018年11月,清陶建成了國内首條固态锂電池的生産線,設計産能0.1GWh,在經過了車企、軍工、數碼等産業終端的嚴酷洗禮和革新技術加持下,制造工藝不斷升級,锂電池綜合性能得到全面改善。

清陶首條生産線的良好運行為公司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和可供參考的模闆,為後續的擴産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礎。2020年7月,清陶持續發力,建成1GWh固态锂電池規模化量産線,并就固态動力锂電池上車項目與多家整車廠開展了密切的合作。

南策文院士2017年曾表示,要在2020年到2025年才能夠實現全固态锂電池的量産。對此,馮玉川學長表示,這是一個科研難度非常大,過程非常艱辛的大課題,需要積累紮實的科研基礎,同時與大量的實踐相結合,少一些等待,多一些實幹。


來自清華的饋贈

馮玉川學長事業上的成功與早年清華對他的影響不可分割。清華人獨特的品質,助力了學長的個人發展,推動了清陶的進步。

第一,清華給予了馮玉川學長很強的自信心。學長告訴我們,等大學生走向社會之後,會遭遇很多困難,此時信心與信念對人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正是由于心懷“我們應該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内生動力,馮玉川學長與清陶沒有因為困難的阻礙而随波逐流,而是不斷挑戰,砥砺前行。

第二,清華自強不息的精神深刻影響了馮玉川學長。在創造過程中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是學長團隊一直很看重的精神信念,這與清華“自強不息”的理念實為一源之水。清陶也将“自強不息,創領未來”作為企業文化,厚植于每一位不安于現狀的清陶人心中。長期以來,清陶都以在材料方面做出貢獻,補足中國工業發展短闆為己任,實現通過基礎材料的創新推動中國工業發展的願景。

第三,清華強大而富有凝聚力的校友組織也在馮玉川學長的發展之路上起到了推動作用。以清陶大本營所在的昆山為例,昆山五百多位校友,其中有三百多位都是清華校友會成員,大家形成了一個互幫互助的集體,讓每一位清華學生在五湖四海都能獲得一種“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來自學長的生賀

在清華11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來聽聽馮玉川學長對母校的祝福吧!

我們希望學校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培養更多的人才,或者說培養更多的有識之士,為實現民族的偉大複興做更多的努力。當然,我們作為清華的畢業生也一定會以此為目标,在母校的榮譽簿上留下我們自己的名字。同時呢,如果師生們有任何的需要,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去幫助大家,實現我們的個人價值,同時做大做強我們的材料産業。我們所有人的努力都會形成合力,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出一份力量。我認為這非常光榮,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非常幸運的地方。我們也非常感謝母校對我們的培養,母校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也感謝所有的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無私奉獻,希望所有的師長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