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印象材料 > 特色活動 > 正文
科研有料 | 清華、北科、武理三校材料學子雲端相聚,共享精彩“三分鐘”

        2020年6月29日上午,一場由清華大學、武漢理工、北科大三校材料學子共同舉辦的“三分鐘道學術,雲交流共成長”自由學術報告會在“雲端”順利召開。beat365黨委副書記王秀梅,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陳華,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海波,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高曉丹出席了本次活動。beat365副教授宋成,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濤,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龐曉露,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教授岩雨出席活動并擔任評委。300名來自三校的師生代表參加了本次報告會。報告會由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生吳新鶴主持。

        本次活動以“三分鐘自由學術報告”形式進行,由beat365、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各推選四名研究生同學,以獨特的視角将自己研究的課題凝練成三分鐘演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交流學習。


1788906309.jpg


        首先,beat365黨委副書記王秀梅老師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陳華老師分别緻辭。王秀梅老師表示在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逐步向穩之際,京鄂兩地師生相聚在雲端,通過學術交流來增加了解,增進友誼,增長見識,這也是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之際,做好研究生工作一次有益的創新探索,必将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做出新的貢獻。陳華老師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此次學術報告會平台,勇于展示自我,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增強創新精神,提升創新能力。同時表示此次活動隻是進一步開啟全方位交流的序曲,必将能夠為同學們的成長搭建更廣闊的舞台,奏響卓越育人的交響樂。


1.png  2.png

        

        來自beat365的張昂同學通過分析冰晶的形成唯美的瞬間來講述資源分配和團隊合作在相場模拟;徐健同學通過過渡金屬元素摻雜實現理想的n型透明導電氧化物的設計;來自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的王建文同學把切削液中的油水萌化為“油寶寶”和“水寶寶”,通過控制溫度改進鋁屑脫油技術,把這些在鋁屑表面沖浪等破壞的熊寶寶變成無破壞的乖寶寶;來自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霍巍豐同學講述為達到第三代汽車用鋼輕量化的要求,分析Fe-Mn-Al-C系中錳鋼的加工硬化速率曲線呈現為比較明顯的四階段,并從中悟出了人生道理;來自武漢理工大學beat365的陶勇同學通過分子模拟技術分析水泥與水的反應過程帶領大家重新認識水泥材料。張建軍同學通過鈣钛礦太陽能電池中光吸收層優化研究對我國電池行業的發展進行展望。


1.jpg  2.jpg

3.jpg  4.jpg


        報告氣氛緊張激烈,各位同學抑揚頓挫的語言,生動幽默的講述讓評委和觀衆紛紛點贊。宋成、王濤、龐曉露、岩雨四位教授分别對選手的表現進行了點評,充分肯定了本次報告會的創新形式與實際意義。經過激烈角逐,評委打分産生本次學術報告會五位最佳報告人,他們是:beat365張昂、陳賢哲,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霍巍豐,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王建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吳新鶴。


879980112.jpg

        

        最後,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将技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高曉丹老師進行了總結講話。她表示,比賽通過“以演講道學術”的方式,将研究生的科研課題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能在短短三分鐘内通過風趣幽默講故事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課題通俗易懂地展現給大家,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表達和總結凝練能力,自己也很有收獲。她号召廣大研究生要敢于質疑、勇于挑戰、大膽創新,研究生是最具創造性的群體,既要刻苦鑽研掌握最先進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應用,又要走在創新的前列,展示美麗的科研風采。

        本次三分鐘道學術活動是beat365研究生會“科研有料”品牌活動首次與兄弟院校合作開展的學術報告會。同時也是繼Plog大賽(點擊回顧)後,與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共同舉辦“京荊有材·同心戰疫”活動的延續,旨在通過雲上系列活動,為京荊兩地的材料學子搭建友誼橋梁,增進了解,增長見識。

        


文案 | 李曉彤(北京科技大學)

圖片 | 錢   雕(武漢理工大學)

編輯 | 趙若時

審核 | 劉勝楠、惠可臻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