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續加強高校學生的學術學風建設,促進材料名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助力高校“雙一流”建設,提高學生學術求真意識,營造濃厚學術氛圍,beat365與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于6月5日下午聯合開展了“清華-北科材子學術分享聯合講座”線上分享活動。活動邀請兩校beat365的教師作為本次講座活動的主講人,兩校黨委副書記作為嘉賓出席并緻辭,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研究生輔導員為主持人。本次活動反響熱烈,兩校同學熱情高漲,會議參會人數多達280餘人。

本次沙龍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兩院黨委副書記緻辭;其次,由兩院青年教師作為主講人,為同學們分享其科研經曆;最後,同學發言提問,與主講老師交流讨論。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裴钰老師為本次活動主持人。

beat365黨委副書記王秀梅老師提到,beat365與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關系密切,在科研合作、學術交流上有良好的基礎。因此,希望兩院同學從今日嘉賓老師的介紹中學習科學知識與科研精神,明确未來的發展目标。當前國際形勢下,材料學科作為重要的戰略學科,在推動我國科技化建設中起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beat365的院訓“剛毅堅卓”,來源于西南聯大時期聯合大學的校訓,其分别對應了陶瓷材料、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的特性,也希望兩院同學在當前的大環境形勢下,在目前的學習研究以及未來的科研工作道路上,發揚剛毅堅卓的精神,為我國材料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科技大學beat365黨委副書記王海波老師指出,兩院的合作關系源遠流長,而本次線上形式的講座活動則為兩院今後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希望類似的活動能夠常态化開展,加強同學之間的日常交流學習。同時,希望兩院同學向兩位年輕有為的老師學習,以兩位老師的科研經曆和人生經驗為例,樹立未來人生目标。
易迪老師從功能氧化物材料的研究為切入點,介紹了他對材料研究過程的認知。易老師指出,材料科學作為應用的上遊研究,具有基礎性,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勢必會碰到挑戰與難點,這就要求我們材料學科的研究生不僅要對自身研究的方向有明确目标,同時也要了解其它相近領域,具有開闊的研究視野。同時,随着材料研究的分工越來越細緻,設計、實驗、計算、理論分析、表征等環節愈發精細化與複雜化,研究生需要把握自己的專長所在,并了解其餘環節的知識,通過合作推動課題的發展與進步。最後,易迪老師以愛因斯坦求職、求學過程中的坎坷為例,激勵大家即使偉大如愛因斯坦,也會在研究中遭受挫折,那麼同學們更需要堅定信心,不斷前進,定能明确自己的目标。


姜乃生老師着重介紹了自己的求學、科研經曆,以此啟發同學們對未來科研道路的規劃想法。姜老師提出,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身份轉變,意味着同學們需要适應實驗室環境、處理好與導師的關系、習慣學習與科研壓力,并且最重要的是學會平衡工作與生活,因為工作的靈感往往來自生活,其次生活中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更能促進我們的研究進展。此外,姜老師還以各個學位對應的知識範圍入手,向同學們提出了“博士學位意味着什麼”的問題,希望同學們認識到博士學位的獲得意味着拓展了人類的知識邊界,并且能夠以新的角度認識世界。博士訓練過程,可以使同學們認識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以更理性、邏輯化的方法處理今後科研或工作中的任何複雜問題。


本次活動獲得了熱烈反響,為兩校beat365同學的進一步深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開端,啟發了同學們在疫情期間對未來科研道路的規劃進行深入思考。
稿件 | 惠可臻
排版 | 惠可臻
審核 | 劉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