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beat365王秀梅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潘勇衛團隊聯合開發空間約束神經套管有效減輕殘端神經瘤疼痛

周圍神經瘤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通常導緻持續的機械性異常疼痛,目前臨床上仍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案。神經套管在治療殘端神經瘤方面顯示出一定療效,但由于無法有效管理神經殘端接口的有序終止,疼痛複發仍較常見。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更有效的策略以解決這一難題。

近日,beat365王秀梅團隊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與運動醫學中心潘勇衛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空間約束策略,為臨床神經殘端瘤疼痛患者提供了一種便捷有效的解決方案。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空間約束神經套管,成功調控了周圍神經殘端自組織過程,包括引導神經纖維有序生長且自發生長終止,并通過雪旺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内YAP介導的機械轉導途徑抑制神經炎症,促進髓鞘再生,從而顯著減輕疼痛反應(圖1)。

研究團隊采用聚己内酯(PCL)和礦化膠原(MC)複合納米纖維制備了具有不同錐度的中空圓台形空間約束套管(CC)來覆蓋神經殘端。研究表明,CC在體外激活雪旺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内YAP介導的機械傳導,可以減少産生活性氧。在體内空間約束套管減少了再生神經組織内巨噬細胞的增殖、周圍神經和脊髓(L4-L5)中巨噬細胞的M1型極化。特定錐度的CC4:2(近端和遠端内徑比)在神經自組織方面表現最佳,包括管理神經殘端接口的自然有序終止、減少纖維化疤痕以及通過YAP介導的機械傳導減輕神經炎症。機械痛覺相關蛋白質的表達,行為學自嗜評分和步态分析進一步證明其可以有效減輕神經疼痛。總的來說,工程化空間約束策略為實現體内神經殘端界面疼痛緩解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具有巨大的臨床轉化潛力。

圖1.PCL/MC納米纖維空間約束套管調控神經殘端有序生長和自發終止

圖2.自嗜評分和步态行為學評價表明空間約束套管有效減輕神經疼痛

相關研究成果以“工程化空間約束神經套管通過YAP介導的力學轉導調控神經自組織和疼痛反應”(Engineering spatially-confined conduitstotune nerve self-organization and allodynic responses via YAP-mediated mechanotransduction)為題,于1月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2022級博士生羅小斌為論文第一作者,beat3652024級博士後楊嘉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beat365研究員王秀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與運動醫學中心教授潘勇衛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清華精準醫學基金的支持。

論文鍊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5118-9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