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校友之家 > 校友新聞 > 正文
剛毅堅卓,砥砺拓新 | 材料人的互聯網創業之旅——beat3651988級校友徐蓉

beat365秉承“剛毅堅卓”的院訓,育大國之材;材料師生以“頂天立地”為己任,成時代之料。砥砺奮鬥數十年,碩果累累;展望奮進新征程,拓新不息。值此清華大學112周年校慶暨beat365成立10周年之際,beat365本研協力,緊密圍繞「剛毅堅卓,砥砺拓新」主題,開設beat365“校友專訪”系列采訪,通過采訪beat365傑出校友及老師,傳遞清華材料人的榜樣力量,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材料人指路引航。

徐蓉 現任北京衆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清華企業家協會(TEEC)理事,曾任北京分會主席,總會副主席,1988級材料系本科,1993級材料系碩士,2006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1996 年開始進入互聯網行業,具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和運營經驗,多次創業經曆。曆任瀛海威公司總裁助理/COO、聯想赢時通事業部總經理、萬向通信網遊事業部總經理。2007 年創立互聯網互娛公司,2016 年由香港上市公司并購。2015 年起開始服務于體育産業,提供體育行業數字化營銷服務,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體育賽事頭部資源以及國家彩票業務資源。2018 年投資北京衆樂至今,全面管控公司的經營發展,主導公司的資本運作。

徐蓉在清華讀書時接觸到互聯網,并成為國内第一批互聯網人,此後三十年間一直在互聯網行業耕耘,談及清華的求學經曆對自己的幫助時,她這樣說道:“我在創業的路上走的更加長遠,離不開清華的全方位培養。”

飲水思源,作為材料系創立時的第一屆學生,她心系學院,希望對學院有更多不同方面的貢獻,從幫助實現項目的成果轉化,到積極參與校友理事會中,将積累的資源和經曆回饋給母校和學院,深度參與到學院的發展建設中。

【在清華園度過的時光都是最美好的時光】

▲ 圖1 徐蓉(右二)本科畢業合影

徐蓉本科5年,研究生3年,從18歲少年到步入社會前,在清華園裡的8年時光都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難忘的時光。談起在校期間深刻的回憶,她首先想到的是繁重的課業。作為材料系第一屆學生,正值材料系成立之際,同時學習了機械系、工物系和化工系的課程知識,課業自然很重,修了史無前例的最高學分。徐蓉很慶幸可以将三個系的課程學好,作為學院的“小白鼠”,雖然課業繁重,但也受益匪淺,這些課程的學習不僅帶來了專業認識的積累,也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其次便是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的經曆。本科參加藝術團,研究生期間擔任研會的藝術部長,這些經曆為她走上社會後的待人接物以及創業道路發展奠定了基礎。

談及從材料專業這類工科性質的專業轉到後來的網絡科技工作,徐蓉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華的資源優勢和廣闊平台。在大四的時候,學校便接入教育網。這使得當時的徐蓉特别興奮,因為之前與國外院校教授們的交流都依靠紙質的書信往來,由于互聯網的誕生,便可以最高效的方式聯絡溝通。當時她就敏銳地意識到互聯網可能是改變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方向。與此同時,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總裁來清華宣講,很多同學受到了鼓舞,于是走出校門後便奔向了互聯網行業,加入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企業,她成為了國内的第一批沖浪的互聯網人。之後徐蓉再也沒有離開這個行業,一直深耕,一路前行。

【清華的全方位培養助我在創業路上走得更加長遠】

▲ 圖2 徐蓉(右一)碩士畢業

學校的八字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對徐蓉影響深遠。于她而言校訓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号,而是真正教會她自強自立,厚積薄發。在進入社會以後,互聯網經過多年的發展變遷,她也曾經曆大風大浪,人生谷底。而清華人的這一特質使得她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堅韌不拔,越挫越勇。同時,清華人求實嚴謹的品質在創業過程中也是非常難得,這教會她做事嚴謹,知行合一。“盡管知識層面上,可能很多學到的知識點多有忘記,但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求學中積累和保留下來的寶貴财富”。

“我在創業的路上走的更加長遠,離不開清華的全方位培養”,談及清華的求學經曆對自己工作的近30年裡的幫助,徐蓉非常笃定地說道。求學過程中的嚴謹求實使得她在進入社會後,做事情有章法有條理;母校的國際化視野和綜合發展,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視,也使得她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清華的體育文化更是對她有深遠的影響,從代表系隊在馬杯校運會上參加短跑和跳遠這樣的爆發力項目,到常年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再到近年來為體育産業提供數字化服務,“無體育不清華”貫穿始終。“這些方面都将我們塑造成為更有毅力、擔當力,更具活力和團隊精神的綜合人。清華不僅在學術上引領時代,培養了我們的知識體系;也在文藝和體育方面培養了我們,她沒有将我們培養成書呆子,而是擁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徐蓉意味深長地說道。

【心系材料,未曾離開】

▲ 圖3 徐蓉運動時照片

徐蓉進入社會後便一直在互聯網行業,經過前期創業經曆後,她成為清華企業家協會(TEEC)的一員,和學校一直保持連接,近10年間也與學院保持密切聯系,希望對學院有不同方面的幫助和貢獻。盡力幫助校友、教授和同門的項目完成成果轉化;參與到校友理事會中,為學院的發展獻計獻策,将積累的資源和經曆回饋給學校和學院。每次回到系裡,徐蓉都感覺到很大的變化,從當年平房裡的系辦到今天的逸夫樓,從普通的掃描電鏡到世界上最先進、更多樣化的科研設備,beat365科研實力逐步增強,已經逐步走在世界前列,她為此感到驕傲自豪,也希望往後的歲月裡能為系裡多做貢獻,給學院更多的回饋。

作為網絡公司的前輩,對beat365的宣傳工作,徐蓉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認為beat365作為理工科院系,新材料領域的前沿探索和突破極具吸引力,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将帶來革命性的成果。在投資領域,新材料和新能源都是熱門的賽道,材料科學的發展會帶來很多産業的革命。因此,從教書育人的角度,需要吸引更多優秀的年輕學子參與其中。徐蓉認為學校學院近些年新專業開設和新方向的研究,十分令人欣喜。更多更細的材料知識體系,值得從科普的角度,做更多的宣傳。比如可以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短視頻着手,以有趣的展現形式,将材料領域的知識進行傳播普及,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在材料領域做出一番事業。

【充滿熱愛地做适合自己的事】

▲ 圖4 徐蓉在長城的照片

對于前些年網絡上流傳生化環材是天坑專業的說法,徐蓉從互聯網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她認為事物都是兩面的,網絡帶給我們優勢,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網絡上的一些微詞有失偏頗創業這幾年,她看到純互聯網商業模式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引領互聯網的發展。早期的互聯網是消費型互聯網,從搜索引擎到電商,而現在的互聯網成為産業互聯網,為傳統産業賦能。從技術驅動的角度來看,傳統産業依然是時代大潮的根基,脫離了傳統産業,互聯網也會成為空中樓閣。在當今國際局勢下,國家的很多支柱型、高附加值的産業需要加大自主研發和投入力度,因此材料這類學科具備引領時代前沿的可能,如果你是适合做科研的學弟學妹,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學院和同學們的寄語】

▲ 圖5 材博222黨團班線上采訪徐蓉學姐

在提及給學弟學妹們一些在讀期間的建議時,她很謙虛地認為自己可能從專業方面而言,由于畢業後脫離了材料的學術科研圈,缺少這方面的發言權。但她目睹了學院這幾十年來的發展和變化,材料學科進入世界前列,她認為已攻讀博士的學弟學妹,作為材料領域的前沿開拓者,是值得繼續在這個領域深入研究的。而且新能源和新材料也是投資者更青睐的方向,如果能在硬科技方面深入研究探索,是有機會獨領風騷的。當然,她認同事業的選擇也要從自己才能和興趣點出發。選擇是沒有對錯的,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各位學弟學妹們,還是要将重心優先放在科研方面,在和材料相關的大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徐蓉總結到,“一個人首先要對所做的事情充滿熱愛,其次要做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到這兩點,就是成功的職業選擇”。

值beat365十周年院慶之際,徐蓉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祝學院十周年生日快樂!期待beat365越來越好,在優勢專業上深耕,在國際舞台上領跑!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