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 23 班畢業留影

非典時期女生合影 ( 前排左起第 2 位為王婧 ) 胸前牌子為分區就餐證

班會合影 ( 攝于 2004 年 )

2006 年畢業旅行與小朱的合影

陳雷輔導員 ( 攝于 2003 年 )

材 23 班畢業晚會合影
【當你回首過去,總有一些人和事物的名字最先占據你的腦海,于是你順從着思緒的湧動,逐漸記起一段說不盡的時光。日曆翻回世紀初,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幾個名字的故事。】
校友介紹
王婧, 2002 級材料系校友。就職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寫在前面
最近收到冉銳老師的微信,說是希望我們這些院友能為校慶寫一些本科生活的回憶。作為一名自從離開母校就靠着母校光環庇佑走到今天的不才校友,隻能麻溜兒地交出一篇文章感謝冉老師的不嫌棄之恩。 ^_^
2003 年的春天
雖然那場猝不及防的瘟疫給北京和全國都帶來了難以抹去的痛苦,然而對于大一的我們,2003 年的春天卻是那樣美好。
那時的北京,沙塵暴已經不再嚴重,霧霾還是個陌生的詞彙,至今我都還清楚的記得那年春天北京湛藍湛藍的天空。剛剛連滾帶爬應付完大學第一個學期的我們一夜之間被告知學校封校,暫停大課 ( 後來改成了大課分小班上,并且減少了課程次數 ) 。連老師們的諄諄教導也由「大家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變成了「大家沒事在戶外多活動活動,多注意健康」。
幸福的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感受北京同學沒法回家的痛苦,就忙不疊的琢磨起該如何度過這「幸福的可能馬上就要結束 ( 當時大家都覺得封校也就是一兩周的事情,誰也沒想到這一封就是兩個月 ) 」的時光。然而絕大多數人思考的結果就是——繼續上自習。由于每天早上宿舍都要封樓噴灑消毒藥水,造成了原先喜歡在宿舍裡活動的同學也被迫去教室裡自習,因而「非典」時期的校園就出現了早晨自習室位置空前緊張的盛況。雖說「非典」時期的自習一點兒沒落下,但心情卻是無比輕松的,總有種「不自習是正常的,自習了就是多學了」的安慰感。
要說「非典」期間有什麼覺得不爽,就是不能在我清數不清的食堂裡竄來竄去,隻能按照分區就餐。
于是,在一周一周的等待食堂解禁無果後,我和閨蜜小朱 ( 朱力思 ) 就經常守在 9 食堂的門口,随機請求剛吃飯出來的師兄師姐幫我們去 9 食堂買個煎餅…… 然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輕松過後的我們直接進入了痛苦的大二,面對一門門魔鬼般的課程 ( 比如量力學的 《 量子力學 》 ,比如每個字都認識但是連起來就一臉蒙圈的 《 固體物理 》…… ) 。我想這種折磨一定寫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因為我不止一次在水房裡聽到材 12 班的李婷師姐對着前來洗漱的材 2 年級女生說:「我怎麼覺得你們年級的同學都在等待着再發生點兒什麼…… ( 指類似「非典」期間大範圍停課、減課的事情 )」
主幹道邊上的煎餅
煎餅是我初來清華的最愛之一。雖然「小橋煎餅」是大家各種回憶文章中的寵兒,然而對于初入清華還分不清東南西北 ( 腦海中忽然出現了兩個人:一個是帶着地圖上課的劉大為,另一個是發誓自己在校園中遇到 F4 定會「丢掉少女的羞澀」沖上前去詢問「北在哪?」的梁清 ) 的我來說,主幹道邊上的煎餅顯然是最不會迷路的選擇。 2.5 元一個的煎餅價格還是當時食堂裡一份「大葷」的價格,因而也是不會輕易享用的「犒賞」。
在清華的第一個聖誕節晚上,小朱跟我像往常一樣去三教一段上自習,我們倆一邊騎車一邊商量:「今晚咱們就上自習 + 互送煎餅過節吧。你的不要蔥,我的要加一份海帶。」這種小奢侈 + 小自虐的過節方式讓我們倆很是興奮,于是當我們碰到 BSB ( 梁奕缤 ) 時就激動得跟 BSB 說了過節計劃。半小時後,當我跟小朱在自習室裡專心跟微積分死磕的時候, BSB 忽然找到我們倆放了兩本幾米漫畫,封皮上還寫着「Merry Christmas !」。就是這兩本書成功收買了小朱和我,直到現在雖然和 BSB 隔着半個地球但我倆都還是 BSB 的好朋友。
我的輔導員陳雷
忘了哪個同學說過:「如果本科四年是在清華園裡度過,那麼你會在最美的地方和最美的人一起度過最美的時光!」在這最美的人中,我的輔導員陳雷顯然是不能忽略的一位。第一次見到陳導,自己心裡默默的說了一句: 「清華的男生果然都長得很工科啊!哎不對,這個輔導員 ( 何導 ) 就很好看」。
第一次對陳導印象改觀是在學生節嘉年華上。當時的學生節活動還很樸素,沒有高大上的晚會,不需要動辄幾萬元的花費,在新水借個教室裝飾一下然後在宿舍樓裡貼張大紅紙海報就能開始。當天陳導作為輔導員代表參加趣味答題,當他幹淨利落不假思索的連續回答對了 n 個地理題的時候,小朱和我驚訝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 對,你沒看錯,當時小朱跟我就是形影不離~ ) 。對陳導的崇拜開始于他居然帶着我們材 2 年級僅靠「搖一搖,擺幾個造型」( 邵希語 ) 就獲得了「一二九」合唱一等獎…… 漸漸地跟陳導熟悉起來,才發現他完美诠釋了「輔導員」的意義:生活上關心 + 思想上引導。對陳導的感激使我萌生了自己也做輔導員的想法,并在陳導的信任中成功達成,自己如願成為了材 5 年級的新生輔導員和材 6 年級的帶班輔導員。
遠在瑞典的陳導 ( @陳導 ) ,你知道我在材 6 年級畢業晚會上對着 6 字班的所有同學說的什麼嗎 ?
「感謝我的輔導員陳雷把你們交到了我手裡!」
三個故事,三個關鍵詞,讀書學習、衣食住行和親切的師友共同構成了溫暖的回憶。
系友們或叙事,或抒情,各有所長。而明天,我們将讀到一篇風格獨特,字裡行間極具畫面感的文章。敬請期待下期「我的材式記憶」完結篇,從有些「另類」的新鮮視角觀察清華。
策劃 / 冉 銳
徐 虹
撰稿 / 王 婧
圖片來源 / 賈文雯
何泓材
蔣騰飛
編輯 / 王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