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生活 > 學生活動 > 正文
感受時代精神,弘揚革命文化| beat365實踐支隊赴雄安新區實踐

為深入了解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beat365黨支部開展學期中雄安實踐。支隊員前往河北雄安新區,調研新區建設風貌,深入領會千年大計,親身感受雄安新區綠色智慧新城、優美生态環境、高端高新産業、優質公共服務、快捷高效交通、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建設目标。重遊白洋澱,回顧抗戰曆史,堅定理想信念。

參與本次實踐活動的有材博201、材博202、材博212和材1的黨團班,實踐支隊參觀了雄安新區規劃館、北京市第八十中雄安容東校區雄安容和第一高級中學、白洋澱抗戰紀念館等地。

雄安規劃館

5月6日上午,雄安實踐支隊來到雄安新區規劃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支隊成員觀看了雄安新區建設宣傳片,參觀了規劃館。同學們受益匪淺,學習了雄安新區的建設背景,深入了解了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行政區劃和建設綱領,初步認識了雄安新區的未來建設方向。

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與北京、天津相距105千米,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态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标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裡,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裡,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裡。

雄安新區是一座綠色新城、智慧新城。雄安新區注重生态環境建設,低碳生長、向綠而生,打造海綿城市。雄安新區全域實現了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建設,現實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築,都會在網絡平台形成與之孿生的數字化模型。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

實踐支隊在雄安新區合影

雄安容和第一高級中學

參觀完雄安新區後,雄安實踐支隊來到雄安容和第一高級中學進行參觀交流。雄安新區将教育基建放在發展重頭,雄安容和第一高級中學是雄安新區彙聚各方優質資源,高起點規劃、高标準建設的首批新建學校,也是容東片區最先開辦的第一所高級中學。踏入學校就可見設施齊全的運動設施與教學樓,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各種智能化普通教室、功能教室、高标準實驗室。

實踐支隊參觀學校功能教室

學校按照“容學彙智、和衷共進、守正出新、興教報國”的辦學宗旨,由雄安容和教育總校負責統籌管理。學校将雄安容和教育總校“每個學生都獨一無二”的育人理念與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優質教育資源有機融合,傳承八十中學“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辦學理念,堅持培養“有理想、強體魄、會學習、善合作”的具有中國靈魂和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的育人目标,全力打造雄安新區優質名校。

雄安新區緻力于教育資源有機銜接,助推新區建設成為一座學習型城市,在教學樓進門處,學生們的光榮榜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祝願雄安容和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日後可以更加耀眼,以及雄安新區的教育基建步步登高。

實踐支隊在容和高中合影

白洋澱抗戰紀念館

午飯後,實踐支隊便前往了雄安的綠色濕地公園,同時也是國家5A級景區的白洋澱。在國家的保護下,白洋澱濕地濕地面積不斷恢複,同時自抗日戰争時期留存下來的文化基因在這裡不斷傳承。

在工作人員的熱情講解下,我們得知白洋澱作為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态水體,是新區城市生态建設的重要一環。在雄安新區設立以後,白洋澱水質達到Ⅲ類标準,于此栖息的野生鳥類也由206種增加到237種。

随後,支隊乘船到達白洋澱文化苑參觀學習。這裡設有白洋澱雁翎隊紀念館承載着革命年代的厚重記憶。紀念館裡借助現代科技和豐富詳實的曆史資料,将那支活躍在白洋澱的水上遊擊隊——雁翎隊的故事推到了我們的面前。1940年,經過中共安新縣委的批準,雁翎隊成立,而這個名字是因為于此抗戰的遊擊隊為防止火槍被水打濕插上雁翎而得。白洋澱曾是天津通往保定的重要水路,在隊長張印青和指導員劉森的帶領下,雁翎隊通過水上阻擊戰、端崗樓拔據點、鋤奸鬥争、冰上遊擊戰等形式,和日軍僞軍進行了殊死搏鬥。利用蘆葦和地形優勢,雁翎隊多次隻考落後的火槍土炮戰勝了裝備精良、數量遠勝于己的敵人,繳獲敵人大量物資,在抗日戰争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代作家徐光耀創作的《小兵張嘎》的故事就發生在白洋澱。借此機會,實踐支隊還參觀了嘎子村,重溫《小兵張嘎》的故事。在參觀的過程中,當地居民還邀請我們品嘗當地特色荷葉茶與蓮花餅,他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通過這次實踐參觀,同學們了解到了雄安新區的發展概況,并在白洋澱領略了民族故事與風土人情。相信在國家的規劃下,雄安新區的發展将會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重要的助推器。同時相信清華學子們能将自身發展與時代使命、國家命運相聯系,不負使命、砥砺前行。

實踐支隊在白洋澱抗戰紀念館合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