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生活 > 學生活動 > 正文
懿就而博思 | 建黨100周年 材料研會聯合材博19黨支部讀書會

4月27日,beat365材博191、材博192聯合黨支部在逸夫技術科學樓A205召開“懿就而博思——建黨100周年材博191、192聯合黨支部讀書會”,材博191、材博192聯合黨支部全員參與。首先由材博192黨支部書記胡磊同志介紹本次讀書會。随後材博191、192黨支部成員分别對《紅星照耀中國》《中間地帶的革命》兩本紅色書籍進行解讀分享,最後同學們就兩本書籍展開了讨論。材博192黨支部書記胡磊主持本次會議。


胡磊同志介紹本次讀書會


支部成員參與組織生活


主題報告:《紅星照耀中國》-同紅軍在一起

材博191的劉勝楠同志首先介紹了《紅星照耀中國》的主要内容,此書記述了埃德加·斯諾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即後來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甯邊區)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後的所見、所聞、所感,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将領的情況。不僅是一份曆史記錄,而且闡明了時代的發展趨勢。與毛澤東談過話的年輕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是第一個公布長征真相的西方人,他在《紅星照耀中國》裡的經典性叙述,至今仍是有關長征資料的一個重要來源。接下來,她講述了閱讀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的感受,講述了對紅軍、對彭德懷印象的變化,紅星在西北的開展是“紅星”在中國大地上星火燎原的一個縮影,從起始的人民所處水深火熱的社會條件,到特殊時期施行的雖簡陋但極具生命力的各項政策,均有所體現。其中西北地區共産黨先驅目光之長遠、目标之堅定,無不令人折服。


劉勝楠同志分享“同紅軍在一起”


主題報告:《紅星照耀中國》-長征

之後王乾同志分享了閱讀《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篇“長征”的感想,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在極端困苦絕望的逆境中奮起,不畏強敵,不懈鬥争,由涓涓細流彙成磅礴大海,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事實證明,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獨立和解放的任務,中國共産黨也一定可以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


王乾同志分享“長征”


主題報告:《紅星照耀中國》-一個共産黨員的由來

接下來,毛梁澤同志作了關于第四篇“一個共産黨員的由來”的分享,從毛澤東的趣事講起,總結其思想轉變曆程,并分析了他的革命實踐。通過閱讀,毛梁澤同志感慨到:毛澤東的浪漫詩情俘獲了我,毛澤東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震撼了我,毛澤東獨特的個人魅力和智慧征服了我。從前,我對于這個“偉人”、“教員”還隻是模糊的認識。現在我逐漸的領會到,他身上的“天命”,“運氣”、和“才情”。教員千古!馬克思主義萬歲!人民萬歲!


毛梁澤同志分享“一個共産黨員的由來”


主題分享:《中間地帶的革命》-以俄為師

在材博191黨支部的精彩分享之後,材博192黨支書胡磊同志對《中間地帶的革命》進行了介紹,對其時代背景、曆史内涵展開解讀。

首先,材博192黨支部的王匡宇同志對第一章“以俄為師”進行闡述,對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以俄為師”的利弊進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的十月革命是中國共産黨誕生的重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激起了中國人強烈的民族情緒;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激勵知識分子開始動員民衆起來革命。“以俄為師”有利有弊,但對中國現代曆史和國際政治的演進有着重要的意義,對中國現代曆史來說,導緻了國民黨和共産黨的迅速發展壯大,導緻了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意味着中國革命從這時真正開始;對國際政治的演進而言,俄國人介入中國革命的過程,恰恰是列甯主義逐漸從西方移向東方,在最适宜其生長的條件下生根、開花、結果的過程。


胡磊同志對《中間地帶的革命》進行介紹


王匡宇同志分享“以俄為師”


主題報告:《中間地帶的革命》-向左還是向右

接下來,賈曉敏同志對第二章“向左還是向右”進行解讀,在推動中國走上反帝革命的道路中,孫中山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國民黨與共産黨在許多問題上都存在重要意見分歧,這種沖突的主要原因是,根據國民黨章程和一大紀律決議案所規定的民主集權制度之組織及紀律,作為國民黨員的共産黨人不得批評國民黨中央的任何決定,而根據共産國際的要求,共産黨有責任且必須矯正國民黨的政治觀念推進其革命化,由于共産黨人難以放棄其批評的權利,因此他不能不經常違反國民黨的章程和紀律,造成國民黨人的不滿和指控。在孫中山逝世後,國共關系便進入了危急關頭。


賈曉敏同志分享“向左還是向右”


主題報告:《中間地帶的革命》-從“徹底”到“不徹底”

在這之後,趙威同志闡述了“從‘徹底’到‘不徹底’”,系統地闡述了共産黨和國民黨從最初的徹底對立到最後的不徹底共存的關系轉變對應的革命曆程。在新的形勢下,以往的“工農蘇維埃”失去了存在的可能,“人民蘇維埃”走上舞台;蘇維埃成為共産黨人用以保持與蔣介石南京政府對立的一種革命标志。此時共産國際并沒有想過在中國放棄蘇維埃革命形式,而是認為應在政治和軍事保證獨立性的前提下共同抗日。經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嘗試特别是西安事變之後,共産國際認識到:蘇維埃革命的方針和運動,是不符合中國實際的。而中國共産黨人也隻有在放棄武裝鬥争和暴力革命等手段後,才有可能與蔣介石國民黨達成真正諒解與妥協。


趙威同志分享“從‘徹底’到‘不徹底’”


主題報告:《中間地帶的革命》-韬光養晦與東山再起

此後,李飛同志做了對“韬光養晦與東山再起”的分享。通過對國際形勢影響下中國共産黨決策變化的分析,認識到,縱觀這段革命旅途,在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不僅中國大地上是國﹑共﹑日三方角力,在世界地圖上也有英美﹑蘇﹑法西斯的明争暗鬥。國際形勢的每一次變化,都影響着中共的政策轉變。正是憑借着這種縱橫捭阖,才使抗戰開始前幾近覆滅的中共,從此真正積聚起了争奪天下的實力。


李飛同志分享“韬光養晦與東山再起”


主題報告:《中間地帶的革命》-走向新中國

最後,惠可臻同志就“走向新中國”進行分享,并總結全書。在反法西斯戰争結束之際,困擾着中國共産黨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和與戰的問題,毛澤東提出“中間地帶”的觀點,美國要想進攻蘇聯,必須先征服美國人民和美、蘇之間廣大的中間地帶(即美、蘇之間的國家和人民),一切受到美國侵略威脅的國家和人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鬥争。美、蘇必然會通過妥協來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但并不要求中間地帶的各國人民随之實行國内的妥協,而是需要各國人民按照不同情況對各國的反動力量進行不同的鬥争,隻有不斷地縮小各國反動力量,增強世界民主力量,發生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才會越小。想通了這個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打不打的問題了。與此同時,毛澤東首次開始在思想上突破了戰後大國體系的羁絆,确立了獨立自主的對美戰略,不再把對蘇聯态度及其利益的考慮放在重要位置上了,一切政策和策略的制定,都應當從中國人民反對美蔣反動派鬥争的基本需要出發。


惠可臻同志分享“走向新中國”


活動總結

本次材料研會聯合材博191、192黨支部進行支部、班級文化建設,以讀書會的形式開展,用黨員同學帶動身邊群衆一起閱讀紅色經典著作,同學們的理論水平得到了提升,社會人文曆史視野得到了擴展,班級同學情誼得到了加深。同學們深入了解黨的政策,理性深入地分析社會時事,提高為祖國工作奉獻五十年的思想覺悟。


材博191、192黨支部合影留念


文案 | 杜松墨

排版 | 杜松墨

審核 | 劉勝楠 陳金瀚 胡磊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