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到12月,beat365開展了實驗室清掃活動。十餘個課題組共計58名同學參加,以個人/課題組為單位完成52次清掃打卡。同學們進行了實驗室地面清掃、會議室整理以及設備、儀器清潔維護等活動,為共建清潔、安全的科研環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10月份的實驗室清理日活動中,實驗室管理處副處長江永亨,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徐鵬,校團委副書記、研究生團委書記金雨浩來到電子工程系、beat365、航天航空學院,走訪了實驗室及工位清理日活動開展情況。在beat365走訪時,beat3652018級博士生陳如意向大家展示了課題組的實驗室清理情況。陳如意介紹,材料學專業既需要接觸化學試劑等危險化學品,又會涉及到大型儀器的操作,因此他們格外注重實驗室清理及安全維護。除了每個月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清掃,平常還會安排同學們以清理小組的形式對課題組用到的實驗室進行清理維護,每周也會安排學生清理學生間,保持良好的辦公環境。江永亨在總結時提到,實驗室清理是一個集體問題,因此一定要帶着集體意識進行工作。

兩個月的時間裡,beat365的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打掃。讓我們一起看看同學們清掃的照片和感想吧:

實驗室的衛生是一個看似很小的問題,但其實3D打印會用到大量的粉末,粉末若儲存不當,會有很高的爆炸風險。因為對于一定的物質來說,被粉碎的程度越大,即顆粒越小,則比表面積越大,那麼表面能也就越大。由于粉塵具有非常高的表面能,同一般的塊體的材料相比,它就更容易發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将其高表面能釋放出來。因此本實驗室裡的粉末量不能積累過多,每次打印完,要及時清理,吸塵器使用時也要萬分小心,因為吸塵器的吸入粉塵的頭壓強很高,操作不當也易引起爆炸。前一陣南航的爆炸事故觸目驚心,據知情人透露可能是和鋁鎂粉末的爆炸有關,這之後我們組也在反思3D打印屋的安全隐患,并及時作出改變。制樣屋的化學藥品擺放要規整,做到沒有無标簽的溶液和藥品。
——馬夢晗

此次志願活動,我對JEM-2100電鏡實驗室進行了打掃,給同學們營造了整潔舒适的實驗環境。為了防止微塵進去電鏡内部,因此打掃過程中動作幅度要盡可能小。在打掃過後,對實驗記錄本進行了檢查,确認實驗操作人員所記錄的實驗日期,實驗内容等都完全符合要求。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後,親手把實驗室變整潔的過程,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楊文峰

公共實驗室抛光機的維護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我發現設備已經被淤泥堵塞,便主動的進行設備疏通與清洗工作。經過我耐心的清理,終于将設備恢複了正常工作狀态。
——劉澤潭

按照課題組傳統,我整理了化學間公共試劑櫃中的各種試劑,将其分類擺放整齊并記錄、更新了公共試劑信息表。這個活動讓我感覺到,清掃實驗室可能隻需要一小段時間,但是這一小段時間就可以給大家的科研帶來很多的便利。比方說在化學試劑表核對并更新之前,想要在試劑櫃中找到目标試劑是要花點時間的,但通過一個上午的整理,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在表中确認試劑所處位置迅速找到所需藥品,這大大地提升了我們的科研效率。所以,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的實驗過程中,我們應該要愛護實驗室的環境,及時清理灑落在桌面的粉塵垃圾等,避免影響到下一個使用儀器的同學。在這次的打掃實驗室活動中,我提高了我的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的素質,鍛練了我們的實踐能力,也更讓我明白了實驗室衛生的重要性。
——吳慧萍

通過本次會議室大掃除的活動,我們對每周都需要進行組會的會議室進行了清掃和整理。我認為如果每天都在一個人幹淨整潔的環境和氛圍裡開會學習,其不僅會提高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提高科學研究和讨論的效率,還可以使人的心情變得愉悅和舒暢,讓本就稍顯乏味的科研工作帶來一絲溫暖和舒心。在課程較多的研一時間裡,我認為和師兄們交流的次數也非常有限,但是通過這次大掃除,我不僅僅和師兄們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還進一步熟悉了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和相關的科研項目。我認為這是這次大掃除意外的收獲。
——鄭雄領
本次活動中,打卡次數多、内容豐富的小組也分别獲評了一、二、三等獎!獲獎情況如下所示:
一等獎:夏钰婷小組
二等獎:張馥麟小組
三等獎:劉欣童小組
清潔整齊的環境利于實驗的開展,特别是對于材料學科,定期整理或清掃對降低實驗風險、改善儀器使用狀态有積極意義。清潔舒适的科研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讓我們養成定期清掃實驗室的好習慣!
策劃 | beat365研團
編輯 | 陳嘉琪
審核 | 劉欣童 劉世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