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beat365在無鉛壓電陶瓷缺陷調控方面取得進展

鐵電鈣钛礦具有獨特的自發極化和疇翻轉性等,是非常重要的鐵電體。而缺陷調控是對鐵電鈣钛礦進行性能優化的有力手段。在锆钛酸鉛、钛酸鋇、钛酸铋鈉等材料中,對于氧空位和A位缺陷的研究已相對成熟。近些年,環境友好且綜合性能優異的铌酸鉀鈉(KNN)壓電陶瓷逐漸占據壓電市場。然而對于KNN的A位缺陷研究尚屬空白,一方面,純KNN難以制備,定量調控A位缺陷制備KNN難度更高;另一方面,學界尚缺乏對堿金屬空位缺陷的定量表征手段和分析方法。

近日,beat365對KNN材料的缺陷化學環境進行理論分析,得出了A位缺陷濃度、氧空位濃度、電子濃度和空穴濃度在不同氧分壓區間和氧分壓的關系。并根據該關系提出了比較兩種鈣钛礦A位缺陷濃度的測試分析方法。結果表明,在同一氧分壓區間内對兩種鈣钛礦進行電導率測試,電導率-氧分壓斜率越陡峭代表材料中A位缺陷濃度越低(圖1)。将此方法應用于KNN中,對KNN和A位過量的KNN(KNN-Na)進行電導率比較,可以發現KNN-Na的電導率斜率較KNN陡峭,KNN-Na中A位缺陷較低。這與實驗設計和ICP測試結果一緻。


圖1. 本文提出的A2O型缺陷化學Brouwer示意圖及其缺陷分析應用方法


進一步比較兩種A位缺陷濃度不同的KNN陶瓷可以發現,KNN-Na中存在介電異常行為,即在O-T相變溫度後存在一處明顯的介電常數峰。該異常行為受到頻率的顯著影響,異常行為主要發生在低頻,該頻率範圍對應界面極化響應。對阻抗數據的分析和計算顯示,在KNN-Na中界面極化響應比較明顯(圖2)。顯然,這種界面極化是由于缺陷環境變化所導緻的。該研究為今後鈣钛礦及其他氧化物材料的缺陷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2. 缺陷調控下的無鉛壓電陶瓷KNN異常介電行為及産生機理


近日,相關成果以“利用缺陷調控識别非化學計量比無鉛鈣钛礦中的界面極化”(“Identifying the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in Non-stoichiometric Lead-Free Perovskites by Defect Engineering”)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上。

beat3652020級博士生徐澤為文章的第一作者。清華大學王轲研究員、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提爾·弗洛姆林(Till Frömling)博士、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王衡助理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論文的重要合作者還包括清華大學李敬鋒教授、唐子龍教授、張中太教授、嶽振星教授等。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委科學中心、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

論文鍊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6776

Copyright ©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beat365 逸夫技術科學樓 100084